其實我並沒有真的很想拿《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來跟《寶米恰恰》作比較,雖然兩者都是以導演/編劇自身的成長故事為基底所發展出來的校園電影(還都是高中),但規格不同、脈絡不同,目前看來票房收益也大不相同,然而就像《寶米恰恰》片中想要詮釋的雙胞胎心境一般,拿兩者來作必較雖然沒必要,卻似乎是不可避免的過程。


近年來,《九降風》、《翻滾吧!阿信》、《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接連推出,似乎是宣告我們這個歲代(真實年齡不便透露)的影像工作者終於站穩腳步,開始拿起導演筒、說著屬於我們的青春故事。卻也因此,這幾部電影無可避免地散發濃烈「復古情懷」,譬如九降風的時報鷹、阿信的追夢人、那些年的九二一,這些在我們眼中看來無限溫暖的元素,卻是現代年輕人未必體驗過的人生。所以,怎麼把一個回憶故事說成一個普世價值,就是這些電影最大的考驗了。

就結果論來說,《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當然可以說是最成功的一部。但對我來說,這部片雖然還算喜歡,感動卻少。原因在於它本來就對於戲的鋪陳多過於感情的營造,而且它以全然通俗劇的規格及節奏來打造,本來就是為市場而生。雖然不能說《那些年》的成功是精準操作下的必然,但天時、地利、人和都到位了,順水推舟總不太難。而且,即使這部戲捧紅了柯震東、陳妍希兩個主角,我還是不免要說,《那些年》最重要的卡司其實是九把刀。如果不是九把刀掛編導外加全力宣傳配合,成功轉移了書迷進影院做起口碑,《那些年》未必有這樣的光景。而真正的戰功要記在苦心算計的製片頭上,也就是台灣偶像劇教母柴智屏,但這已經不是我真正要談的內容了。

chacha

談回《寶米恰恰》。老實說第一次聽到這個片名的時候,完全無法想像這是一部怎麼樣的電影。映後座談時,導演也特別提到了很多片商都建議他們改名字。雖然他以輕鬆語氣帶過幾個改了也於事無補的選項,但我覺得這是個嚴肅的問題,製片應該認真考慮,對我們這種容易一見鍾情的人來說,片名實在太重要了。但台灣電影產業目前關鍵決定權大多還是創作者導向,這種現象很難說好壞,也有可能對片子本身好,但對票房有礙,《寶米恰恰》就有點卡到這個瓶頸。

雖然與前述幾片同樣是從創作者自身年輕時的故事出發,但《寶米恰恰》卻不像它們一樣有著清楚的時間設定。也就是說,這樣的故事,可以是發生在80年代、90年代,甚至是現在的高中校園,也沒有任何違和感。而在這朦朧的時間感中,它詮釋著一個任何時代青少年都會面臨的主題 – 對自我的認定及探索。在預告片中你會看到的雙胞胎或者校園愛情故事,都只是這個題旨下的包裝素材。當你真正走進戲院、揭開這層層的包裝紙後,你才會恍然大悟,原來這不是什麼雙胞胎、三角戀、四腳獸之類的 YA 鬧劇,它沒有煽情、不做作地詮釋著高中女生情竇初開卻又面臨親情友情手足同儕等各種角色權衡之中的進退維谷。雖然導演說片名《寶米恰恰》是指寶妮跟米妮兩個角色在拉鋸間的進退,但我看來是更多寶妮一個人在心裡小劇場的獨舞。


也因為切入方式的不同,《寶米恰恰》在人物角色的刻劃跟定位都更清楚而深刻。一人分飾兩角的米妮跟寶妮、優果跟永平兩個男主角,甚至露臉不多的爸媽跟永平的姊姊,你都可以很快從他們的舉對、言談中,很快了解他們的性格,以及牽動彼此關係的前因後果,這跟《那些年》大部分角色只是具備把故事勾串起來的功能性是很不相同的。也因此,觀眾不會只是看著戲台上別人的人生指指點點,而能夠更投入地跟著角色開心難過、同情惋惜。

而比較《那些年》跟《寶米恰恰》,也可以看出男女編導在同樣回憶青春故事時,男生想要表達的大多是「事件」,而女生更想要表達的是「感覺」。這也可能符合了女生比較早熟的說法。在男生還只在意所作所為的高中時期,女生已經開始探索跟定義感覺。因此,同樣是回憶高中生涯,卻有著截然不同的詮釋方向。


另一個我覺得《寶米恰恰》勝過《那些年》的地方,也就在於它雖然模糊了時代感,但是卻能夠精確地抓準高中校園的氛圍,而不需要靠額外的造型、道具、事件、音樂等外物來營造。也許這二十年來,高中校園的面貌已經有所不同,但是那個影像中的氣味、人際的互動模式,卻能讓人感覺置身在那樣的時空之中。導演之一的王傳宗也說,他要拍這種青春回憶的片子的時候,一定會去翻小時候的相本,在那些不露鑿痕的照片中尋找氣味跟靈感,《寶米恰恰》的確在這一部分做得十分到位。能夠讓人在共同的青春回憶中取暖回憶固然很溫馨,但是能讓人再次感受到置身其中的氣味才更高竿。

另外我也特別要說,看完這部片,我必須要說徐永平這個角色也太討喜了吧!雖然比起優果他真的是很不帥又傻呆,但是看到後來我想全場觀眾都有一種「吼唷~~ 好想幫你一把」的憐惜感油然而生啊!(而且他跟張詩盈也太像親姊弟了吧!)不信?不信你去電影院試試看就知道了啊!(當然他的裸露戲也是賣點之一啦千萬別錯過。)




arrow
arrow

    cheerch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