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首歌的故事取自鹿橋的書【未央歌】,我非常喜歡這首歌,卻從來沒讀過這本書。即使大學時曾經好幾次在當時還委身理髮部隔壁、擠得要命的政大書城翻了這本書,但就是沒辦法讀超過一頁。也許是我的潛意識裡並不是真的很想搞清楚大余、杜寶笙、藺燕梅、童孝賢這些人各是什麼性格,之間又有什麼愛恨情仇。只是喜歡依著歌裡給的一點點線索,去拼湊在這些詩情畫意的名字後面的故事。套句李安的話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藺燕梅/童孝賢。」又何必真的去摸透別人的藺燕梅/童孝賢呢?
但這歌的厲害之處,在於它一口氣說了好多故事,不僅僅是講【未央歌】這本書裡外的故事,也講他自身及身邊人的成長跟愛情,並且點出愛情是一種永恆的憧憬與追尋這個命題,我猜這大概也就是【未央歌】故事的母題吧!於是原來是一本書的未央歌,在黃舒駿的手下真的被編織成了一首歌,那時真的好崇拜他喔!
既然會說「那時」,就表示現在已經沒那麼愛了。曾幾何時,他放著第一才子、王牌製作的頭銜不要,搖身一變、成了選秀綜藝節目的裡的舒駿老師。不是說當舒駿老師不好,但他寫歌很行,當老師沒那麼行。要認真教學比不上小玲姐,要賤嘴毒舌比不上松柏長青,要說了像沒說比不上滅絕師太,要撒賴痴茫瘋癲比不上 Paula Abadu。說起話來難免還是有點吊書袋,長得又不是挺帥,這樣當老師真的有比較好嗎?
真不知道當年寫出「馬不停蹄的憂傷」、「戀愛症候群」、「何德何能」的深情,還有「雁渡寒潭」、「未來的街頭」、「窗」的想法,或是「她以為她很美麗」、「不要變老」的賤味那個黃舒駿哪去了?(還有辛曉琪的「在你背影守候」、王菲的「眷戀天使」、「不變」、「只願為你守著約」... )還是說,才子終究是會有江郎才盡的一天呢? (還好公主不是才子,是才女。)
好感傷... 還是聽歌吧!